山东:创新的浪花在文旅系统奔涌



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文化和旅游工作关系社会大众的幸福指数,只有不断进行理念、方法的革新,才能确保整体工作的活力和持续吸引力。过去两年,山东文旅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瞄准前列、学习先进、赶超一流。创新的浪花,在山东文旅系统奔涌,并带动全系统干部职工脚踏实地、勤于思考,将业务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新思路:千变万化,得听听百姓的心里话

近年来,山东文旅系统坚持“常规工作出新、重点工作出彩”的原则,扎扎实实保护文化遗产,独辟蹊径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有的放矢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供需两端都在变。但无论其他条件怎么变,山东文旅系统听百姓心里话的初衷不变。

山东省文化馆设立的蓓蕾艺术工作站,顺应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趋势,如今知名度越来越大。

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安排,山东省文化馆于2017年3月开始在全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进校园活动暨“蓓蕾艺术工作站”项目。活动开展以来,山东省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社会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增强,已经成为山东省群众文化工作中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山东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赵新天说,几年来,以山东省文化馆为代表的山东各级文化馆志愿小分队,通过组建故事会演讲团队和艺术普及团队等形式,在全省中小学广泛开展故事演讲、艺术鉴赏、文艺普及等活动,使学校有了传统文化的“直通车”,也让传统文化从“进校园”发展到“驻校园”。 

来源/泉城书房

济南的泉城书房建设,正以其可持续性受到业内关注。泉城书房是济南于2018年开始探索的公共文化服务新举措,聚焦群众阅读需求增长、阅读设施不足的矛盾,旨在发挥泉城书房“毛细血管”作用,提升全民阅读便利程度。2020年开始,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图书馆等单位宣布正式启动泉城书房众筹建设项目。社会各界组织或个人可联系济南市图书馆,以认筹场地、图书、设备等方式参与共建泉城书房。这是济南推动泉城书房服务升级的创新试点,核心考量是推动书房运行可持续。

新节奏:快马加鞭,务实高效的作风不变

为更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山东文旅系统快马加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2021年10月,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工作会在济南举办,首批34个民宿集聚区创建单位共同倡议:以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促进乡村民宿业朝着品质化、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树娥说,这是全国业内首提旅游民宿集聚区的概念,旨在推动民宿由“各自为战”的竞争走向融合式“抱团发展”,由单一的品牌民宿走向多元品牌的乡村度假目的地。

摄影/王平

在旅游民宿集聚区,高品质民宿将是核心吸引物,是这个区域的“蜂王”,将整合各类休闲业态作为“工蜂”提供产品服务,吸引创意人才和当地群众和谐共生。业内人士表示,山东倡导建立的旅游民宿集聚区,是近年来文化旅游领域的重要创新,有望充分吸纳本地村民在民宿就业,或者让村民以土地、劳动、技术、产品等要素参与民宿发展,真正实现民宿集聚区的共建共享,达到共同富裕。

为破解传统戏曲受众减少、观众老龄化等问题,聚焦文艺院团在新时代守正创新的使命任务,山东省吕剧院2020年起探索推出“吕友卡”。“吕友卡”本质上是一张观演会员卡,不仅具有门票兑换功能,持卡民众还可参加山东省吕剧院组织的吕剧公共教育活动,近距离跟吕剧名家学戏。

山东省吕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孙香兰说,通过“吕友卡”发行,一方面拴住了观众,培育了受众群,另一方面也搭建了戏迷与吕剧名家近距离接触的平台,为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繁荣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风气:与时俱进,聚焦行业最前沿使劲

创新的力量发挥榜样作用,加上务实的作风,山东文旅系统的工作风貌焕然一新。全系统干部职工瞄准行业领域最前沿的经验和动态,勠力追赶,勇争第一。

文化进校园近年来屡见不鲜,但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并不容易,为此,滨州市文化馆进行了探索。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针对青少年特色服务少的问题,滨州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出台《关于促进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构建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文化参与平台;坚持公益工作导向,鼓励和吸收全社会文化资源和文化主体共同参与;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互为补充、互相协作的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新格局。

来源/滨州市文化馆

滨州市文化馆馆长李晓静说,近年来,滨州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区域内优秀非遗项目的特色,分地区、分层次、分类别地将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形成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非遗)融入学校教育局面。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当地优秀的、典型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开设课程,课程设置不仅要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荣获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的乡村文化立体传播模式,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申报。为扩大齐鲁大地特色乡村的知名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近年来开展以“八个一工程”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传播实践服务。通过“一书、一图、一影、一音、一网、一号、一馆、一库”等项目建设,帮助村庄建立“音视图文”一体化、立体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在支持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师生通过“蚯蚓田野”“齐鲁文脉”等自建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融媒文化传播作品,扩大乡村文化影响力,近4年共创作纪录片100多部、融媒文稿100多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书明介绍,几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逐步形成了“文化资源田野调查—梳理研究转化—音视图文立体化传播—文化赋能产业振兴”链条式乡村文化传播实践机制。实践证明,这一机制稳定、有效并可持续。“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将继续倡导“把课堂开在田野上,把论文写到村庄里”,把实践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教师的科研活动与田野调查、乡村文化传播衔接起来,为开展乡村文化传播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