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艺术:科技手段“激活”文化遗产
近年来,不少综艺节目聚焦文化遗产,借由科技手段重新解读文化遗产价值,各类平台组成传播矩阵,迅速“破圈”、持续传播,成为“国潮热”的生动注脚。
 从2017年节目《国家宝藏》的开播,到《如果国宝会说话》《万里走单骑》《中国考古大会》等节目接连推出,新一代考古文博类节目共同组成“雁阵”。这些节目最大程度利用科技手段,或复原考古现场,或科学剖析文物背后的技术含量,或通过多学科研究共同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为文化遗产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重要助力。
科技进步对于文物发掘、研究和保护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融媒传播也是近年考古文博类节目的突出特点。创作者积极融入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视觉体验,综艺节目成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8K、裸眼3D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比如,《中国考古大会》首创考古空间探秘形式,穿越时空的场景科技感十足。再比如,《国家宝藏》在国宝“前世传奇”的表演环节中,9根透明冰柱前后、上下变换位置,利用华丽纷繁的台型变幻构建出多维立体的舞台空间,节目还采用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文物柜体实景的半空中成像,给人以视觉震撼。《国家宝藏·展演季》第八期的舞台上,主持人与协作机器人通过创意舞蹈再摹《万岁通天帖》,协作机器人有自己精确到秒的固定节奏,而文艺创作追求真情流露、自由挥洒的意境美,“人机共舞”在节奏上的冲突感,恰恰诠释了在艺术领域,人的主观能动性能达到机器无法企及的境界。
创作者针对当下观看习惯、文化需求、技术条件、传播特征等,有的放矢进行创作,有效利用科技手段,揭开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提升节目的趣味度和观众的参与感。舞蹈《忆江南》通过XR(扩展现实)、CG(计算机动画)等技术,让山水画“跃然屏上”;舞蹈《金面》通过光学动作捕捉技术,让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活了起来”。
这些能够“破圈”传播的考古文博类节目,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增强节目的艺术张力,超越器物层面的表达,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的共情体验之中。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情感和态度的高速流转。一些蕴含普遍情感的文字、图片、视频,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众传播,为文化遗产创造了更多元的体验途径,让它们以青春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考古文博类节目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随着人民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极大提升,对高品质文化节目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今后,内容供给和需求应当双侧发力、相互成就,共同推动考古文博类节目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