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 | 淄博花灯:儿时第一盏灯点亮了“守灯人”张向仁对传统技艺的兴趣
张向仁讲解花灯“鲤鱼跃龙门”的设计思路
今年,是淄博手艺人张向仁与花灯相伴的第46个年头。数十年间,张向仁设计花灯无数,数千张简图无一重复。一本本的画册里,留存于笔下的,是他的人生记忆,也是淄博的城市记忆。
作为淄博花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3岁的张向仁不仅将淄博的传统文化与花灯技艺相融合,也将这座城市许多人共同的家乡记忆藏进了手中这一盏盏的花灯。
缘起与守护
  张向仁人生中的第一盏花灯,源自小学时期的一次尝试。那时的他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比着手工课上老师制作花灯的方法,他尝试将竹帘分开,里面放上油灯,再用纸糊住。自此,灯光点亮了房间,也点亮了张向仁心中的花灯梦。
1976年,张向仁来到张店大成农药厂就职,有一定美术功底的他被安排到工会负责文化工作。彼时的淄博,彩车盛行,正是在这份工作中,张向仁首次接触到了淄博传统的花灯、彩车和扮玩。
 而后的几十年,他不断学习和精进花灯制作技艺,他设计的花灯,形象鲜活而富有淄博特色,受到诸多人的喜爱和认可,他也因此被邀请担任淄博大大小小灯会的总策划。
那时,每逢元宵佳节,淄博夜晚的街道总是热闹的,老老少少在街边列队,花车、扮玩队依次登场,还有闹花灯、芯子(中国民间传统杂耍技艺)、舞狮……这些,都是淄博这座城对于花灯文化的记忆。
而每当这个时刻,张向仁也会站在人群中,当看着自己设计制作的花灯赢得街边群众的阵阵掌声,他很是满足。“花灯能够被人们喜欢,不仅是因为造型好看,也是因为淄博人能看懂花灯背后的故事。”他说。
也是从那时起,花灯似乎成为淄博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仅承载着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也承载了淄博这座城市的绚丽之色。
采访中,齐鲁晚报记者获悉,中国花灯展览团曾在1994年和2001年分别去往俄罗斯、德国出展,张向仁也是展览团中的一员。
“当时还上了国外的报纸,那个时候的淄博花灯在国际上都很有名。”回忆起淄博花灯发展的鼎盛时期,张向仁依然骄傲。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淄博的花灯展示形式从游街灯展转变为固定灯会。2016年,淄博市玉黛湖风景区成为每年元宵节灯会的固定举办场所,时任淄博花灯协会会长的张向仁受邀到此组建新团队,参与淄博每年的灯展策划和进行部分参展花灯的制作。
  怀着对淄博花灯文化、扮玩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热爱,46年来,张向仁一直守护着这项传统技艺。
工序是核心
张向仁说,一盏盏花灯,讲起来是故事,照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在手工技艺的传承中,制作工序是核心。
据介绍,淄博的花灯制作可分为六道工序,美工设计图样,钳工做出立体造型,电焊工焊接,裱糊工布局灯线、装饰外表,最后由美工为花灯进行彩绘,进而花灯成型。六道制作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一双手、一支笔,绘出一幅简图……这就是张向仁所担任的美工设计,这是整个花灯制造的基底。
 此外,张向仁还担任车间总指挥,每当制作步骤完工时他都会亲自检查,“张会长每天都来车间亲自查看,想出什么造型,立刻就能画出来。”团队人员表示。
“他近乎痴迷!”这是同事给张向仁评价。“画了四十多年了,形象设计早已熟透了!”听到评价的张向仁笑了笑。
张向仁坦言,除最初的造型设计,花灯制作最难的部分是把控立体造型,这就要求花灯骨架的扎制必须达到固定性强、精准度高的标准。  
刘川是能将张向仁的设计平面图制作为立体花车骨架的“造型师”,在与张向仁共事的5年中,得以增进的不只是刘川的技艺,两人的默契也逐步培养起来。
张向仁介绍,一个中大型花灯的制作周期,从设计到成品在一个月左右。“花灯的制作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合作,所有人缺一不可,所有步骤不可马虎。”张向仁强调。
虽然2022年的元宵节刚过不久,但翻开张同仁的设计画册,“兔子”造型的设计简图已跃然纸上,他们已经在为2023年的淄博灯展做设计准备了。
传承与创新
传承非遗技艺,创新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花灯的造型,不仅要有传统的形象设计,还要与现代相融合,跟上年轻人的步伐。”张向仁如此说。
从民间故事出发,得到观者共鸣,这是张向仁的创作手法之一。他曾创作出“聊斋”“孔子与门下72弟子”“牛郎织女”“八仙过海”等主题的花灯,把民间记忆与花灯创作相融合。此外,观察张向仁近几年设计的花灯造型,多以“十二生肖”“十二星座”“童年记忆”等为主题,更加契合现代的审美和兴趣点。
 谈到改变,张向仁的眼神中迸出火花:“传统的东西,也得让孩子们感兴趣,才能传得下去。”
事实上,淄博花灯虽经历了鼎盛流行时期,但这项技艺与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面临着现实的尴尬:花灯手艺人的流失,技艺制作方式的古老,至今还无法完成量产,以及直到现在还沿袭着传统的制作、展示和传承模式。
“只靠手艺人的力量,想要在如今走出一条属于它的道路,很难。”张向仁一声叹息后接着说,他现在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虽然很难,但是他会毫无保留地把技艺教给他的学生,不能让淄博花灯断了根。
日常,张向仁也时刻叮嘱学生,要进行创新,把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
张向仁发现,淄博传统花灯多是以淄博传统文化、民间传说故事等为主题,现代花灯却以“高、大、明、亮”为特色,吸引力强,却缺少故事情节。
认识到这点,张向仁把淄博传统花灯和现代花灯相结合,做出的作品既有现代花灯的震撼感,也将传统花灯的故事内涵蕴藏其中,“鲤鱼跃龙门”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