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小康问答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聚焦满足基层群众新需要和新期待相关话题,为文化和旅游业从业者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创新工作局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如何帮扶旅游企业?纾困政策如何尽快落地?如何深挖特色资源,激活历史文化变现能力?针对基层工作者提出的这些问题,代表、委员做出了回应。


  基层心声     

克服困难,文旅企业要积极主动作为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侯利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基层文化和旅游部门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想方设法促进文旅业纾困复苏,加强本地旅游休闲消费促进力度,结合各类节庆活动等推介推广地域旅游休闲品牌,开展“本地人游本地”等活动,丰富文旅消费券、市民卡、旅游一卡通、民宿卡等补贴手段,对居民的本地旅游休闲活动给予一定优惠,这些措施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文旅企业纾困不仅是相关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企业自身的事情。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给文旅消费市场带来持久的影响,同时也考虑在大众旅游新阶段,品质化需求、分众化消费、数字化应用对文旅企业影响明显,文旅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文旅企业也需要面对新形势,适应市场新情况,用好政策,苦练内功,在克服困难、创新发展上灵活作为、主动作为。

  代表回应     

帮扶旅游企业,要“输血”,还要“造血”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国平

旅游业的全面振兴,要两手抓,要“输血”,还要“造血”。一方面,政府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对旅游行业各细分领域中的中小微企业,要实施精准防控,营造出游的有利氛围。另一方面,关键还在于旅游企业自身要转型。旅游业是传统行业,疫情是一个放大器,放大了旅游业面临的问题,要按照市场法则,做叫好又叫座的旅游产品。

就文旅企业而言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抓落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我们要做好疫情防控,坚决落实好政府各项惠企政策,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同时积极对上争取,在优惠利率贷款、社保和住房金减免缓交、稳岗培训补贴、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积极行动,力保落实。二是保团队。一方面,不降薪、不裁员,争取各方面资源和帮扶,创造各方面好的机制和平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另一方面做好员工队伍的培训,低谷时期学习培训调整是长久发展之策,要对未来有理性的认识,树立必胜的信心,创造更好的未来。三是强转型。疫情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催生了新业态,倒逼文化和旅游行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推动传统景区向数字化景区转型。要把文化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新技术、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科技赋能丰富旅游体验、增加旅游消费、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面对新经济、新业态,要加快实现“文旅”向“文旅+”的转型,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文旅+大健康”“文旅+大教育”“文旅+大娱乐”,都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大势,也是传统文旅向现代化文旅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基层心声     

希望纾困政策能尽快落地,真正发挥效能

金陵饭店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张胜新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若干政策》),针对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提出了三个方面43项具体政策。这让我们旅游企业感受到政府助企纾困的坚强决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化和旅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个文旅行业企业都面临较大困难。其中,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受疫情影响更为严重,经营压力很大,《若干政策》的出台很有必要。

 《若干政策》提出的财税政策、房租减免等系列纾困扶持政策,有助于降低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旅游企业的运营成本,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从而有效降低行业或区域风险,营造健康和谐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希望下一步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好的政策能尽快落地,真正发挥效能,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文旅行业的复苏,也将促进文旅消费的增长,最终促进产业创新和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也希望业界专家学者对于文旅行业的复苏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与我们携手渡过难关。

  委员回应     

政府要及时回应诉求,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新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

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国家和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措施。随着政策举措“组合拳”效应释放,将进一步加快文旅行业恢复发展,对提振行业发展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策颁布之后,如何落实是关键。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抓紧出台具体政策实施办法,及时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回应文旅企业的诉求,让这些纾困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酒店、旅行社等在正视困难的同时更要坚定信心,主动适应市场新变化、群众新需求,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复苏与企业纾困,我建议,一是加大新景区新产品研发力度,集中力量谋划一批乡村、康养、研学、自驾等旅游新产品,打造一批新的精品景区、重点线路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二借助5G、AR、VR、AI、无人机等新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启“沉浸式”线上文旅新体验。三是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四是整合区域文旅资源,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五是继续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力度,出台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国民旅游。同时推进旅游相关立法工作,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基层心声     

特色资源助力在地文化创新转化

福建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公司董事长 林铅海

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区核心地段,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街区遍布着宗祠、寺庙、民居等多样性红砖建筑130幢,传承高甲、木偶、南音等非遗,有“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之称。

在保留传统街巷肌里的同时,我们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培育集聚艺术馆、书店、文创、民宿等多元业态,打造成集传统文化展示、民俗体验、旅游、娱乐、美食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优化主客共享的街区环境,让“老年人觉得怀旧,年轻人觉得时尚,华侨觉得很乡土,晋江人觉得很侨乡,外地人觉得很闽南”。截至2021年底,五店市传统街区接待游客2000余万人次,成为福建街区打造的新标杆。

  代表回应     

传统艺术参与城市与街区打造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 曾静萍

作为戏曲界沉浸式演出的先锋,福建省梨园实验戏剧团在世界各地城市街区举行了30多场沉浸式演出,古典艺术与城市街区交相辉映。这样的创新实践,对当前如火如荼的旅游休闲城市与街区打造具有重要启示。

当前旅游休闲城市与街区打造的最大通病是空心化、同质化,千街一面,千城一面。有些特色街区,其特色也仅体现在建筑和硬件上,软件和内里大同小异、浮华空洞,疯狂烧钱却无法深入人心。其根本原因,是文化自信不足,缺乏对当地历史内涵和在地文化的纵深挖掘、科学提取与有效转化。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文化和旅游业要对在地文化更加自信,挖掘城市和街区自身的光彩;针对文旅消费新需求,不一拥而上,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差异地对在地文化进开发转化,并把运营管理常态化、项目化,要把来福建休闲旅游变成外地游客近距离学习、感受我们当地文化的寻“福”之旅。

此前,我们曾为三坊七巷量身打造了一档聚合福建所有戏曲梅花奖演员与众多剧种、戏曲名团的文旅融合项目——“八闽荟萃”。根据方案,演员将在古厝里呈现一幕幕精致演出,为游客提供多元化、连续性、沉浸式的福建文化的鲜活体验。这样对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街区融合的尝试,可谓推进旅游休闲城市与街区打造的有益探索。


  基层心声     

权衡历史街区文化属性与商业属性的最佳契合

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运营有限公司经理  叶小江

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三坊七巷在街区打造中形成了鲜明特色。一是坚守保护红线,活化历史文化。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文旅开发、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主客步行共享的高品质和微服务的特色街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遗资源,成为街区文化展示及创意开发的重要载体和旅游吸引物。二是注重规划先行,优化业态结构。规范准入门槛、退出机制,目前270多家入驻商户中文化类占比超60%。三是加快推陈出新,丰富文旅产品。推出“一季一主题”、坊巷音乐节等。四是开展多样营销,拓展品牌影响。五是健全安全管理,打造智慧街区。

当前在街区打造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惑,比如如何平衡文化业态和商业业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又不过度商业化,实现经济创新发展?文旅行业受疫情影响,历史街区如何在同类型景区中发挥优势,留下游客?希望政府、专家能给出好的建议。

  委员回应     

优化商业运营,激活历史文化变现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福建省委主委  吴志明

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要权衡文化属性与商业属性的无缝契合,把握文化业态与商业业态的有机平衡,消费场景应具有代表性,浓缩原住民过往日常生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特有的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契合商业诉求;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在地文化、非遗资源的保护利用,通过商业业态找到激活和变现的窗口,互相赋能。为避免过度商业化,需秉持“文化为媒、商业是桥”的理念,以“历史文化+故事打造+场景体验”的方式,让文化“活”起来。

创新在地文化的当代价值转化,除了查找当地历史文献,更要重温当地居民过往生活,保留原有外观不做拆、扩、大修,尽可能还原景、物、事和当地生活氛围。后疫情时期,历史文化街区要加快产业融合,牢牢守住保护红线,以文物存续带动街区发展,形成整体性的产业生态;要探寻运用新技术,拓展远程参观,实现云端消费。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要坚持保护优于发展,加大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投入,依靠原住民保护历史民俗、造福原住民实现文化延续,防止过度商业化;要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智慧街区”建设,利用非遗展演、实景演出等打造文化IP。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