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处处工业遗产见证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承载着一座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工业遗产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国家文物局2006年就曾发出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文物局等五部门印发了《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从2017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公布了5批获得认定的国家工业遗产名单,近200个工业遗产项目入围。另外,中国科协也陆续推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汉阳铁厂、成都水井街酒坊、大华纱厂……近年来,一座座老厂矿、工业区悄然蜕变,在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过程中,从城市特色风貌入手,让遗产融入当代生活,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百年汉阳铁厂嬗变城市“文创客厅”

 瞿祥涛  文/图

汉阳铁厂工业遗址群落


“我们所处的地方叫‘1890拾光’艺术馆,曾经是制氧车间的老旧厂房。对面的旧棒材厂是去年第六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的主场馆。远处的红砖建筑是转炉车间,正在规划建设一座工业博物馆……”2月25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的汉阳铁厂工业遗址群落,武汉1890工业遗址研究院院长罗黎勇向记者介绍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890年,张之洞在武汉主持创办了汉阳铁厂,与后来在其附近建立的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等共同形成“汉阳十里工业长廊”。1952年,汉阳钢厂在汉阳火药厂原址建立,并在1979年与汉阳轧钢厂合并为新的汉阳钢厂。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改制、外迁,曾经声名显赫的工业园区归于沉寂,只留下400亩工业遗址和一批老旧厂房。

2017年,汉阳铁厂工业遗址群落入选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其核心物项包括汉阳铁厂造钢轨、汉阳铁厂铸铁纪念碑(1894年)、转炉车间、电炉分厂冶炼车间等。为传承和重塑汉阳铁厂的精神内核,2020年,武汉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设立武汉1890工业遗址研究院,重新规划园区空间。

“我们的定位是建成国家工业文化保护样板区、武汉文创艺术商业核心区。”罗黎勇说,将在汉阳铁厂工业遗址群落全力打造一座城市“文创客厅”。据介绍,该项目规划为一园五区,涵盖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商业街等。罗黎勇表示,遗址群落改造必须重视城市人文价值,要让城市精神、汉钢故事代代相传;必须实现城市功能价值,要让工厂变成集艺术、商业、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中心;必须实现城市发展价值,要让这里具有新的文化和生活品位。

“工业遗址改造比新建一座建筑要难得多,所涉及的工艺十分复杂,受到保护空间的限制,不能大规模施工。”罗黎勇说,因此要先做一个示范区,“1890拾光”艺术馆、棒材厂、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三大建筑构成了项目先导示范区。走进“1890拾光”艺术馆,曾经的老旧厂房被修旧如旧,空间多样化,实现现代化转变。“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模样的同时,我们希望给人们提供多样化现代生活体验空间。”罗黎勇说。在集装箱改造的咖啡馆里小憩、走进“时光隧道”触摸城市工业历史、来到书吧享受时光阅读。目前,“1890拾光”艺术馆已成为热门打卡地。“1890拾光”艺术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自2020年6月开放以来,已举办多场文化艺术展、读书会,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

在“1890拾光”艺术馆对面,是曾经的棒材厂(用于储存钢材的空间)。它是亚洲最长的工业厂房,也是全球单栋体积最大的工业遗址建筑之一,长550米,宽55米,挑高达23米,相当于一座横躺着的摩天大楼。去年11月上旬,2021武汉设计日暨第六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的主会场就设在改造过后的棒材厂。在这里,历史厚重感与顶尖设计元素相融合,武汉向全世界展示了来自中国工业历史的设计之美。未来,棒材厂将被改造成迷你城市,导入丰富多元的文创产业。

与棒材厂近在咫尺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外观造型似一艘即将远航的巨轮,于2018年3月开馆,以独有的特色和视角反映了洋务运动和中国钢铁历史及武汉城市发展史。

先导示范区已然惊艳,整体风貌更是令人充满期待。据介绍,汉阳铁厂工业遗址群落的整体改造初步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下一步,我们会继续盘活工业文化资源,开拓更多文化博览区,同时挖掘商业活动板块,还要留出一片厂房开展公益活动。”罗黎勇说。


万人工厂的华丽转身

骆  蔓 文/图

锯齿形的老厂房


早春暖阳下,沿着运河和大关路向东南望去,一片锯齿形的老厂房错落有致,那便是“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这里曾经是浙江杭州工业史上名声显赫的元老企业——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简称“杭丝联”)的厂址,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丽水路166号,“丝联166”由此得名。

走进“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可见高大的厂房、钢架的结构、巨型排风扇、老式缫丝机……工业遗风扑面而来。“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许恒介绍:“‘杭丝联’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设的万人工厂,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1956年,‘杭丝联’开始筹建,1958年首期工程投入使用。”这座由苏联专家设计的锯齿形厂房,符合丝绸工业车间采光、通风、散热的独特要求,成为“杭丝联”建筑的最大特色。1966年,“杭丝联”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全厂房屋总面积94279平方米,有“远东第一大厂”的美誉。

1981年进厂的许恒曾经在印染、缫丝等部门工作,亲历了“杭丝联”的转型改造。“2000年前后,‘杭丝联’原厂房中的缫丝、印染及其他配套建筑因城市建设被陆续拆除,仅保留下原丝织车间的大部分厂房及附属用房。从2007年开始,杭州丝联实业有限公司利用‘杭丝联’的保留厂房逐步创办文创园。”许恒说,近年来,“丝联166”累计投入3000万元用于修缮建筑屋面、改造排水泵房、增设排污管道等。通过修缮、改造,“杭丝联”建筑华丽转身,成为艺术范十足的“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并被列入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园区内的“蜜桃咖啡”店是最早进驻的个性化空间之一,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排风扇,工业风十足。店员小谢说,这里原来是“杭丝联”的排风口,咖啡店保留了原有建筑特色,并将地面和家具以杂色木板拼贴打制,使整体风格显得简单、朴素、自然。作为杭州的工业风咖啡厅,“蜜桃咖啡”店深受年轻人喜欢。如今,园区内这样的空间比比皆是。

2017年11月,“丝联166”启动新一轮提升改造:以“丝蕴杭州  文创联动”为主题,通过打造“一带”(东侧文化商业景观带)、“一路”(园区丝绸文化景观环路)、“一庭”(丝联历史文化中庭),对园区进行重新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运河文化和丝绸文化有机融合,提升园区的产业竞争力。“一带”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通过景观前移和车位退让提升锯齿形老厂房的辨识度,特别是主入口的设计融入了“一带一路”的地图元素,富有亲和力。“一庭”的一边建设展示区,里面有八九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缫丝机、捻丝机、併丝机等。透过展示区的玻璃窗,记者看到转动着的这些机器,似乎在述说着曾经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创办于2016年底的杭州开源丝绸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位于园区的124幢E3-1,其前身是一家丝绸印染工厂,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做加工定制服务。2018年,开源丝绸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健元抱着“溯源文化,传述立新”梦想,毅然决定转型升级,创立“源述”丝绸文化品牌,致力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丝绸为载体,让传统文化贴近当代人的生活。“追根溯源,挖掘每一个传统文化细节的源头,我们要让每一件产品都有故事可讲,做出真正有文化、接地气的产品。”吕健元说。

据统计,目前园区运营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入驻企业90余家。“丝联166”已被打造成一个以创意设计、文化艺术、丝绸及衍生品设计展示等为主体,集办公、展示、文化交流、商业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创意园区。许恒说,接下来,“丝联166”将被打造成保护工业建筑、工业遗产业态,展示文化创意产业魅力的文创示范区。


赋予“电影厂”新功能和内涵

费  菲

长影旧址博物馆(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的长影旧址博物馆是一个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所在地为成立于1945年10月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其前身为1939年竣工的日本文化侵略机构“满映”。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2014年8月19日长影旧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被评为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成为东北三省唯一一家入选景区。

这里既是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电影工业主题旅游和长影的艺术史相交融,形成了红色教育旅游、电影研学旅游、电影工业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电影文化旅游模式。

在博物馆门前,有一尊近7米高的毛泽东像。1967年,毛泽东像由长影人自行设计、组织建造。现在,常有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念。往里走,便是博物馆建筑群。“这是‘满映’的原貌,当时仿照德国‘乌发’电影制片厂设计,距今有70多年历史。”长影旧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这在当时是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长影虽然是文化企业,但电影制作却是不折不扣的工业生产过程,尤其是后期洗印阶段。长影旧址博物馆馆长赵天哲介绍,博物馆通过文物展览、艺术展示、实景模拟、电影互动等形式,生动讲述了电影艺术、电影生产制作等话题,生动呈现长影文化底蕴、揭示长影价值内涵。

展厅中许多空间模拟复原了长影工作的场景,像模拟影片洗印过程中的配光环节,搭配以前的配光台、铁柜、屏风等,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在“甲午风云”展区,博物馆利用弧面投影的方式制作了甲午海战主题游戏,将电影的情景融入游戏,观众可通过转动轮舵操控战舰。“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增强了游客对历史的了解,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深受观众欢迎。”长影旧址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不同时期的手绘电影海报、杜十娘怒沉的百宝箱、黄世仁家的瓷瓶和座钟、莫怀仁家的摆件石骆驼、《奇袭白虎团》地主家沙发上的真虎皮……长影洗印车间建于1937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洗印车间。洗印车间保留下来的众多文物是观众了解电影洗印生产工艺的载体。长影第三摄影棚始建于1937年,是中国现存最早、保留最完整的摄影棚。目前,这里既是电影前期制作的工作场所,又有观众参观互动的体验项目,观众可以现场了解“动作捕捉技术”等。

“长影旧址博物馆以长春电影制片厂为载体,观众可以通过这些保留下来的文物深入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赵天哲认为,长影以制片业为主,向文化和旅游、电视制作、发行放映等拓展和延伸,正在新时代焕发着巨大生机与活力。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中很多镜头是在长影旧址博物馆取的景,我特意过来参观。长春是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市民李老先生说,他是看着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长大的,《英雄儿女》《刘三姐》等经典影片影响了无数人。博物馆里的老建筑还是老建筑,但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内涵,看到这些影片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

赵天哲表示,长影旧址博物馆利用真正的摄影棚,通过绿幕抠像、电脑合成,让观众在摄影棚中体验影像制作。观众在参与电影制作工艺的同时,收获了知识、丰富了参观体验。“通过这种形式有助于塑造工业旅游形象、打造工业旅游品牌。”他说。


酿造车间里的博物馆

王雪娟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内的生产车间(成都水井坊博物馆供图)


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至今仍未间断生产。在水井街酒坊遗址基础上修建而成的成都水井坊博物馆,通过向公众展示中国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全过程,活态保存了白酒制造工业领域的珍贵资料,堪称中国白酒无字史书。

成都水井坊博物馆由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兴建,2013年7月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12148平方米,展厅面积10295平方米。“博物馆自2013年开馆至今,已接待观众约20万人次。”成都水井坊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博物馆经常会接待外国观众,其中,韩国观众对中国白酒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水井坊酒制作工艺感兴趣。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馆,观众可以参观酒史厅、遗址厅、技艺厅、品牌厅和世界多元酒文化厅5个展厅,在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的同时,了解世界蒸馏酒的特点和相关知识。

“周末经常会有小朋友组团来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小朋友非常认真地聆听讲解、积极地向讲解员提问。”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可以看到遗址厅在原址原貌基础上展示了发掘出土的距今600余年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包括晾堂、酒窖、灶坑、灰坑、灰沟等各类遗迹,以及杯、盘、碗、碟等各类青花瓷质酒具、食具遗物,全面复原了600年前水井街酒坊“前店后坊”繁荣景象。据介绍,目前博物馆年产酒量100吨左右,仍然作为水井坊公司的一个酿造车间在正常运转。技艺厅以真实的生产场景再现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包括晾堂、窖池、古酿酒工具等在内构成的水井坊酒古法生产流水线在鲜活地运转。湿漉温润的老窖池、芳香四溢的酒糟、穿梭忙碌的酿造师傅,让置身其中的观众有一种时空倒转的穿越感。为了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加深参观体验感,在勾兑互动区,观众还可以在专业品酒师的指导下品鉴水井坊基础酒。

深受各界好评的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先后被评为“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第二批四川省工业遗产”和“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等。“运营近10年,博物馆目前更注重与周边资源融合。”成都水井坊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博物馆全力打造以水井坊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场景,为锦江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贡献“酒力量”。该负责人表示,在博物馆运营方面,未来还将紧随时代潮流,打造文创产品,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水井街酒坊遗址位于成都历史上“东门之胜”的范围之内,这里是经历数百年的发展所形成的成都“休闲胜地”。有专家表示,成都水井街酒坊的形成,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的休闲游乐文化活动促成的,是酒文化、饮食文化、游乐文化的综合体现,也是蜀酒文化与中华其他酒文化相互影响发展、沉淀、创新的结果。唐宋以来,成都的游乐活动,上至太守,下至贫民,参加者众,而水井街地区则是历史上成都“东门之胜”的汇聚之所,名胜景点众多,成为唐宋以来成都官民游乐的中心地区。明清至今,这里也一直是成都的繁华区域。水井街酒坊遗址的发现不仅印证了历史上关于“东门之胜”的说法,其规模也展示了成都当时游乐文化的发展状况。

为再现“东门之胜”,成都市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锦江区在建设天府旅游名县的过程中,从城市特色风貌入手,注重突出国家工业遗产等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原生功能的延续使用和展示,进行沉浸式业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植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和节事活动策划,打造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锦江研学旅游品牌,既通过活化利用焕发新生机,又实现与城市文化、都市生活有机结合,带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