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下团组关心的事,文旅人这样落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2018年全国两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时与代表、委员一起谋发展、定良策,为文化和旅游工作引航指路。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各地的文化和旅游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表示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夯实文化根基、挖掘旅游潜质、加大产品供给,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把总书记下团组的重要讲话高质量落实到位。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各地、各部门的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内蒙古


▲ 今年元宵节各族群众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的“快闪”活动上演唱   内蒙古展览馆供图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载体和方式,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


踏着春天的旋律前行

阿勒得尔图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既为内蒙古的发展指引方向,也贯穿着推进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补齐短板、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主题,令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全国人大代表印象深刻、备受鼓舞。内蒙古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推动文化和旅游踏着春天的旋律不断发展前行,展现勃勃生机。


积极创新 民族文艺精品筑牢精神纽带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全方位、多维度向全国推广内蒙古旅游;通过线上集中推介与线下分散销售相结合,举办2021年内蒙古非遗年货展暨非遗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会;还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新媒体,推出和传播富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底蕴的线上文化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说,兼具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少数民族文化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当代转型,文艺工作者应融合现代科技,推动文艺创新,扩大影响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内蒙古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者走进农村牧区、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都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涌现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反映当代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先后发掘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遗址、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等,为中华文明起源、国家形成、民族融合、边疆治理等提供了珍贵历史实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平说,“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深入发掘独具北疆特色的内蒙古历史文化为重心,提升考古发掘与研究水平,丰富内蒙古古代历史的文化内涵,延伸历史轴线,活化历史场景,明确内蒙古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巨大贡献。


发挥特色 以优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指出:“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


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蔚治国介绍,内蒙古已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和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58个、重点镇3个、五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651家,乡村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全区A级景区从“十二五”末期的317家增加至404家,其中5A级景区从2家增加到6家,4A级景区由80家增加到136家。

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全区脱贫旗县共建成“一村一品”基地1376个、特色产业基地2012个、带贫减贫产业园区491个。乡村电商惠及贫困人口近53万人次,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带动1.2万贫困户。据阿拉善盟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欧春燕介绍,5年来阿拉善盟共建成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2处、特色旅游专业村6处,吸纳农牧民1.7万人参与旅游及相关行业就业。颇具典型意义的阿拉善左旗希尼套海嘎查依托腾格里沙漠特色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旅游做文章,采取“企业+嘎查+合作社+牧民”的经营模式,开发出沙漠探险、沙漠冲浪、沙漠观光摄影和自驾游等沙漠旅游精品线路。

福 建


▲ “2022年闽台青年元宵民俗文化研习营”活动现场 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供图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心里,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


探寻新时代闽台文化融合新路径

黄国勇

福建文旅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持续推出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共同传承闽台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闽台文化交流形式,拓展文化交流领域,提升层次、拓宽对象,多维度深化闽台文化高黏性交流,深层次推进闽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让台湾同胞深切感知家的温暖与幸福。


不断提升闽台文化交流合作水平

福建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方面为推动闽台文化交流保驾护航。2021年11月召开的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2019年5月,福建出台《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就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等出台42条措施;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关于促进厦金、榕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十条措施》……

近年来,闽台两地间文化艺术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模式不断创新,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11月18日,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挂牌成立仪式暨首场音乐会在福州举办。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是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福州市人民政府的共同指导下,由福建省歌舞剧院和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打造,甄选并吸纳优秀台湾演奏家组建而成的职业交响乐团。“合作旨在凝聚海峡两岸优秀音乐人才,建立两岸音乐家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打造两岸文化交流的优质品牌。”福建省歌舞剧院院长孙砾表示。

此外,闽台两地艺术家共同创排舞台艺术的现象也是蔚然成风。2020年11月,闽台合作交流剧目话剧《12.3坪》在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剧场上演。福建人艺着手打造“海峡两岸话剧创作合作基地”,吸引台湾优秀人才,共同打造优秀剧目。在福建厦门,闽台艺术合作更加密集。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表示:“两岸共同文化中,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情色彩’是一种不需要转换的文化信息‘二维码’。福建闽南与台湾许多深入人心的故事,是两岸合作的‘资源库’,可以直接对接两岸文化的‘二维码’。”

2021年12月24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等承办的第六届“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在福建福州开幕,为闽台两地文创业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将立足政策支持,通过持续举办闽台文创周等活动,努力将福建打造成合作最紧密、交流最活跃、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园’。”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郑金龙介绍。2020年12月,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举行,两岸近千家展商参加。目前,海峡文博会已成为国内台商参展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


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国家的认知和感情

闽台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为促进两岸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先行先试,率先将台湾同胞纳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目前共有7名台湾同胞被评定公布为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涵盖寿山石雕、南音等非遗项目。

2019年,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福建文化宝岛行”在台湾举行了闽剧、南音等3场活动。作为“福建文化宝岛行”的重要内容,面向台湾各院校及青少年群体拓展的闽台特色活动——“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至2019年已走进台湾现有150多所大学中的100所,观众近百万人次。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依托“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进行延伸,开展福建非遗项目走进台湾文创园和社区演出,扩大活动影响力。作为在“福建文化宝岛校园行”中打响头阵的剧团团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深有感触:“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是闽台文艺界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两岸文化交流起到了引领作用,让大家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看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林守钦说:“福建文旅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福建乡情、亲情、友情优势,以丰富的文旅交流活动为载体,创新举措,搭建平台,深化交流,团结广大台胞,取得良好成效。”厦门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碧珊也表示:“厦门立足闽南文化特点及对台区位优势,着眼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少年,通过打造厦台文旅产业交流合作品牌、厦台戏曲交流传承平台、厦台基层民众及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不断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


山 东


▲ 山东省文化馆到德州市夏津县张官屯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演出  苏 锐 摄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为乡村文化建设“蓄势赋能”

苏   锐

4年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唱响新时代乡村主旋律,极大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做好“送文化到基层”文章

过去几年,山东以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为抓手,推动更多资源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切实做实做好“送文化到基层”的文章。

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经过基层调研发现,农民群众对戏曲有浓厚兴趣,所以山东持续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活动,送戏场次逐年增加,2019年9万余场、2021年11万余场。同时,山东积极推进数字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看大戏、赶文化大集、享文明新风。2021年,山东还印发了《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实施方案》,决定实施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用典型引路的方式以点带面,实现全省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涵养文化生态,推动文化振兴

近年来,为做好乡村非遗保护工作,山东研究制定《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管理办法》,启动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评选工作,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中的非遗资源,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涵养文化生态,推动文化振兴。

此外,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乡土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将具有重要价值的推荐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之后,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乡土文化遗产日常巡护,确保文物安全;持续推进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区分轻重缓急,对面临危险的乡村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强日常保养,做好预防性保护。

如今,山东省通过整合资源、挖掘特色、强化推介,涌现出一大批乡村非遗特色产业品牌。玉堂酱菜、周村烧饼、德州扒鸡等重点非遗企业,积极推动非遗产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带动形成了一批乡村非遗创新产品。


“四单”服务机制改善农民精神风貌

2018年以来,山东省文联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市、区)全面书面调研,实地调研20多个县(市、区),收集反馈1000余条,整理出基层艺术需求100余项,其中,基层百姓最喜爱和最需要的文艺培训有13项,前3项是歌舞类、书法类和戏剧类。山东省文联通过精准调研,结合文联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山东省文联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在工作流程上,探索打造了“群众点单、文联派单、文艺家接单、受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机制,建立了文艺志愿、文艺采风、文艺创作、人才培养、文艺惠民“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施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动工作机制,走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介绍,为不断丰富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山东精准聚焦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阵地作用,积极搭建“五个大家”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结合全国“村晚”新春大联欢活动,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2022年,山东将继续在乡村推进文化惠民工作,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五个大家”“村晚”等活动,在全省乡村打造常态化、有活力、受好评的群众文化品牌。


河 南


▲  西辛庄村一隅    西辛庄村供图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建设安居乐业美丽新乡村

 鲁    鑫

3年来,河南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努力创造乡村建设行动的河南经验,打造文明、生态、宜居、宜业的新时代乡村,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顶层设计强力推进

“河南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统筹推进县域城镇和乡村规划编制,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乡村地区规划管理水平,加强村庄风貌引导,更好地体现中原乡土特色。”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处处长唐新伟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启动实施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按照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要求,河南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在公共文化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上下功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文化厚重、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好的条件,评选出20个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为入选乡村在资金扶持、项目推介、人才培养、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培育。

河南还以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突破口,撬动社会资本向乡村投资建设民宿,经过3年的努力,一大批精品民宿在河南各地乡村星火燎原,到2025年预计建成1000家星级民宿。大批民宿扮靓乡村,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带动了乡村观光业消费,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乡亲们实现了民宿致富梦。


农民的“8个梦想”变成现实

李连成是濮阳县西辛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在2019年3月8日,他用河南方言向习近平总书记道出了农民的“8个梦想”:想脱贫致富、想就地城镇化、想给孩子找个好学校上学、想村里有一个好的文化场所……3年来,李连成带领西辛庄村村民在追求“8个梦想”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基本实现了这些梦想。

“参加2019年全国两会回村后,我带领村民着力打造西辛庄村的环境,做好生态农业建设。现在的西辛庄村有水有鱼、有树有鸟,非常漂亮。”李连成表示,目前,西辛庄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农民的“8个梦想”。下一步,西辛庄村将继续努力向更大的现代化强村梦想前进。

“以前,我们这里是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上学还得花路费,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还得花路费,现在,这些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李连成骄傲地说。


“房前屋后”就能就业

位于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的拨云岭村海拔在700米至1200米之间,村民散居山岭上。这里经常出现白云绕岭的景象,有“拨云见日”之美名。

全国人大代表、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本村的未来发展有了思路。“在乡村建设当中,一定要将生态资源、植被、历史文化综合到一起,做好乡村旅游,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特色农业进行加工销售,把拨云岭村建设成宜居的村庄,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杨来法说。

如今,拨云岭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老百姓房前屋后种满果树和花卉,全村种植核桃4万棵、牡丹1050亩,发展高端民宿20多家,村子美了,游客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旅游业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重 庆


▲ 重庆市潼南区“村晚”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   侯文斌 摄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沉心静气,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高质量供给丰富文化生活

侯文斌

近年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秀文艺作品、优质文旅产品为抓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抓大文旅促品质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努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重庆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近年来,举办4期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协议引资超过1000亿元,开展全球旅行商大会、重庆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策划储备2021年至2023年市级重点文旅产业项目129个。同时,重庆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动设立1亿元市级文艺院团激励引导专项资金。党的十九大以来,新创舞台艺术重点剧目20余台,文艺作品获得全国性重点奖项100余项。

此外,合川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熊小洪介绍,合川区围绕非遗元素创作文艺精品节目,狠抓非遗融入传统节日、非遗进景区、非遗旅游线路打造等,推动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品质群众文化生活

重庆稳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能力,打造乡村文艺会演、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近年来,重庆“三馆一中心”免费开放,年服务群众达7200多万人次,年均开展流动文化进基层活动3.3万场次。

渝北区图书馆馆长张雪梅介绍,近年来,渝北区图书馆积极探索创新阅读的形式、内容、传播渠道,每年开展“临空文化讲堂”讲座进基层、“书畅渝北”阅读推广等活动200余场;首创“政府主导+社会单位参与”的24小时城市书房10个;组建家庭图书馆120个,开展各类活动2000余场次。

 “近年来,大渡口区文化馆围绕全民艺术普及,创办大渡口区渡众美育学校,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班60余个,举办京津沪渝四直辖市戏剧曲艺交流展演、全国十地书法作品联展等活动200余场。”大渡口区文化馆馆长郑启超说。

此外,重庆实现3A级以上旅游景区WIFI全覆盖,开行旅游景区直通线路200余条,建成投用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之窗公共服务平台,更好地满足游客需要。


着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乡村

重庆推动文旅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及首批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遴选评审,推荐乡村旅游重点线路125条。近年来,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和23.5%。

重庆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万耀东说,巴南区近年来加快推动实施“古镇”“温泉”“巴县老院子”“美丽乡村”文旅品牌工程,推动文化强区和“老巴县 最重庆”品质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提升文化和旅游开放交流层次

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同时大力推进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丰富优质旅游供给。近年来,先后组织180余个团组赴近60个境外重点客源市场举办文化交流和旅游推介活动,不断提升重庆的国际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介绍,4年来,重庆的川剧人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聆听川剧的声音。川剧《凤仪亭》参加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闭幕式,川剧《李亚仙》再次亮相第26届锡比乌国际戏剧节……

重庆城市形象宣传推介连续两年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活动,此外,建立重庆旅游国际传播中心,成立17个重庆旅游境外推广中心和形象展示店,重庆被国际权威旅行杂志评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全球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旅行地”。


青 海


▲ 青海最美公路——扎碾公路  唐仲蔚 摄

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


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刘源隆

青海生态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海新发展阶段的重大任务,是青海省立足国际视野发展生态旅游的前进方向、目标路径、根本遵循、强大动力和历史机遇。”2021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明确近5年的重点工作、项目支撑、实施路径,为努力打造具有高点站位、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奠定基础。


坚持生态优先 建设国家公园

2021年,青海省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突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为全国首批、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通过国家验收,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相关规划纳入国家林草局支持范围,青海国家公园群初具雏形。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4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全面展开,积极申报设立木里-江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基本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

青海省文旅系统高标准编制《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青海省专项规划》等9个专项规划,把生态教育、环境保护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类生态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发布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文旅宣言,红色游、乡村游、冰雪游、研学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地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加快。谋划了一批既有生态体验又有文化底蕴的精品项目,打造了青藏、青川、青新、青甘区域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出精品线路200条。


培育市场主体 扩大品牌影响

2021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下达专项发展资金,助力企业融资近13亿元,持续做强产业园区(基地)、特色小镇,举行百企百项签约活动,签订123个项目,签约额达132.57亿元;青海文旅消费平台上线运行,发放惠民消费券1000万元,推出200余项优惠措施,力促文旅市场回暖。

数据显示, 2021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全年接待游客3973.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49.9亿元,同比增长20.7%,走出了一条全新、生态、高质量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2021年,青海省文旅系统用心极大品牌打造力度。持续打造“大美青海,生态旅游”“河湟文化”等品牌,依托媒体,利用平台,增强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创排《绣河湟》《青海情》等100余部剧(节)目、歌曲,生态舞剧《大河之源》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青海省各类专业文艺院团演出演播1347场,线上线下观众1200万人次。


突出文化特色 讲好青海故事

近年来,青海省不断支持农牧区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优秀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优秀戏曲曲艺等的传承发展,打造新的生态文旅目的地和增长极,推出一批特色鲜明、体现地方人文的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剧目。

2021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用心用情讲好青海故事,举办了文化旅游节、冬春季文化旅游惠民等系列活动1500余项;“云”游中国从青海出发、欢乐春节等线上活动获得广泛好评,大美青海话题点击量超过20亿。

下一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和指导下,研究制定《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分工方案》,按照“一环引领、六区示范、两廊联动、多点带动”的生态旅游发展新布局,全面实施《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