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华彩谱新章丨艺术与冰雪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艺术中的冰雪
——冰雪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一览
本报记者 刘 茜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来临,冰雪题材艺术作品也频频吸引人的注意力,十分火热。特别是冬奥会开幕式演出,给世界人民留下“非常盛大精彩”“精彩绝伦”的深刻印象。记者聚焦以冰雪为题材或为背景的舞台艺术作品,通过回眸历史和关注当下,力图呈现出它们的精彩之处和感人之处,以烘托北京冬奥的热烈气氛,为未来相关题材创作提供启发。
回眸冰雪
弘扬中华文化之美
跟冰雪有关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古已有之,并且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总体而言,冰雪的特征,往往在艺术作品中具有特殊的象征,要么是严酷、寒冷的自然环境,要么是洁白无瑕的美丽景色,但都能衬托、表现人精神的可贵。
就戏剧而言,以往和冰雪有关的作品,侧重弘扬中华美德、展示抗争风骨。传统戏《王祥卧冰》反映了“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元代杂剧就有了《王祥卧冰》,现在秦腔、河南坠子、黄梅戏很多剧种都流传有这个传统剧目,传唱度很高。可贵的是当代创作者对这个传统老戏也进行了新的艺术创造。比如山东临沂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新编。创作者以“孝文化”为主题内容,同时加入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元素,表达了“家和万事兴”的文化理念。
1958年5月10日,四幕九场话剧《智取威虎山》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自此拉开了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大幕。继话剧《智取威虎山》之后,《林海雪原》还被改编为京剧、评剧以及评书等。在所有的改编中,以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影响最大。《智取威虎山》其艺术样式在传统京剧主体之外,融入了西方的芭蕾舞、交响乐等现代艺术,剧中音乐极富艺术感染力,唱段脍炙人口、流传极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唱遍全国。传奇侦察英雄杨子荣也成为舞台、银幕上的经典形象。为了扩大样板戏的影响,1968年11月到1970年10月,《智取威虎山》还被拍成样板戏电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京剧现代戏《雪岭苍松》,塑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抗联战士,该剧用“雪岭苍松”来形容革命前辈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钢铁精神,后又被评剧等其他剧种移植改编。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剧作家吴祖光化用了唐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苍茫、悠远的意境,创作了话剧《风雪夜归人》。这部剧创作于1942年,中国正处于日寇侵略的铁蹄之下,当时所流行的文艺作品大多是感应时代号召所作,但吴祖光却在那样一个时代,写出了这样一部乍看上去有些“脱离时代”的爱情故事。但实际上,在《风雪夜归人》中,爱情不过是表面的浮华,抗争和启蒙的主题才是其永恒的风骨。
除了戏剧之外,冰雪题材音乐歌舞作品也有很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作品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60年代,“草原英雄小姐妹”在暴风雪中保护集体羊群的英雄事迹感动和鼓舞过亿万人民,先后被搬上话剧、音乐剧舞台。时隔50多年,2019年,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重新解读产生英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让老故事和新时代高度契合,在精神层面上以青少年对红色经典探寻思索的角度,给出时代的答案,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现实性。
《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创作于1980年,由王德作词,刘锡津作曲。歌曲的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抒情细腻,形象地描绘了雪的形态,准确地刻画了雪的神韵,借轻盈浪漫、豁达、豪迈的音乐,描绘了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赞美了纯洁无瑕的高贵品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冰雪运动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冰雪文化浓厚的东北三省,其冰雪题材文艺创作也呈现火热态势。近些年,哈尔滨冰雪节晚会大量涌现了冰雪音乐歌舞作品,如歌曲《冰·雪·火》《从冰雪中走来》《北国的冰》,舞蹈《雪姑娘》等也备受欢迎。拥有地方丰富文化底蕴的北方冰雪艺术舞台正不断燃起新的希望。
此外,以冰雪为主题或背景的杂技也不缺位,2017年1月,黑龙江省杂技团为冰雪季编排《四季畅爽·龙江冰秀》,是杂技与冰雪艺术的一次“跨界”融合。冰上杂技、冰上特技、冰上魔术的“炫酷”表演,冰上高跷、蹦床、钻圈、绳技、花盘等高难度动作,是黑龙江省杂技团的“独门绝技”。
激情冰雪
展示中国气派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彻底点燃了全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激发了文艺创作者对冰雪题材创作的强劲动力,可以说,目前冰雪题材艺术创作进入井喷阶段。
1月25日,北京冬奥会全球音乐作品征集活动落下帷幕,国家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演唱的交响京剧《冰雪华光》成功入选第三届冬奥会优秀音乐作品。
▲ 交响京剧《冰雪华光》
本届冬奥会在中国的春节开幕,北京市结合春节和冬奥会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其中,为北京冬奥会谱写的交响组曲《冰雪相约》,于农历正月初八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奏响,通过交响乐这一国际通用语言,传播冬奥精神,展示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北京交响乐团、北京民族乐团、北京管乐交响乐团等演出团体也以“冰雪”为主题举办音乐会,通过彰显冰雪旋律和美好情感的音乐艺术,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美好期待与祝福。
本届冬奥会部分场地在河北张家口,河北省冰雪题材艺术创作热情十分高涨,并且作品同样精彩。去年10月26日,河北正式启动“河北冬奥主题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12部冬奥主题优秀舞台作品陆续展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6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70多人组成的主创团队与奥运冠军庞伟、张一璠,全运会冠军巨文馨、刘禹岐等,700余名各方演员一起,为河北省第三届冰雪运动会的开幕献上了精彩的表演。从3D冰雪光影秀《大美河北》到运动矩阵表演《激情冰雪》,从冰雪视频情景表演《冰雪运动在身边》到舞蹈体育融合表演《乐动青春》……激情的音乐和翩然的舞蹈,回应了人民群众喜迎冬奥的热切期盼。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白鸽与“雪花”
本报实习记者 郑 芋
▲ “放飞和平鸽”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孩子们表演空灵而美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随着《雪花》音乐响起,660个身着传统元素服装、手持和平鸽的小学生,踏着轻快的步伐进入大众的视野,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自由奔放的表演,立刻萌化了全球的观众。
“这个篇章需要体现和平鸽元素,同时又必须紧扣雪花的主题,另外,又是一个主题歌的环节,因此该环节的任务比较重。歌词中‘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这是我们国家大气胸怀的展现。表现了海纳百川的气度。编排上面,需要突出孩子们自由的、自然的表演。”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田湉介绍。
冬奥会上和平鸽环节是以孩子们为主题的表演。有500个舞蹈演员和160个合唱演员,年龄在8岁至12岁之间。
一般大型活动都是整齐划一的动作,以几百人到几千人为主,像2008年奥运会,通过整齐划一的动作,显示国家的气势,“本次冬奥会提倡简约、安全和精彩,简约被排在最前面。这次靠人海战术是不可能的,开幕式导演希望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达到一个惊艳的呈现。本次考验的是我们如何运用巧劲,因此我们采用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没有整齐划一的东西,让孩子们自由地表演。”田湉说。
冬奥会开幕式演出现场,手拿和平鸽的儿童在一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放飞自我,追逐着飘逸的雪花,把人们带入浪漫而温馨的世界。“本篇章是科技巅峰之作。我们所看到的每个孩子脚下的雪花就是实时交互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同时对600多个人采用实时捕捉技术,这是全球首次呈现。”田湉说。
田湉在总结演出过程时还讲述了幕后另外两个小插曲。
和平鸽节目中,一只小鸽子掉队了,另外一只小鸽子从队伍里跑出来,把掉队的小鸽子拉进队伍中。这一环节戳中了无数观众的心,“一个鸽子都不能少!”网友们纷纷热议,该环节寓意深远。田湉介绍,第五次彩排时,在散点汇聚到心形的过程中有个站在最外圈的小朋友排练掉队了,由于小朋友身材矮小,在往队伍归队的时候,就被落在了后面,手里拿着大大的鸽子,跑起来又特别地慢,但当时的状态是非常的可爱,最后编导们就把这个环节改编成了由一个与这个孩子反差较大的小姐姐将她带回队伍的情节。后来经过几轮精心的排练卡点,形成了最后完美地呈现。这个环节也算是编导们的精心设计。
在整个开幕式的表演项目中,和平鸽的环节是改动最多的一个节目。“这次编排最大的难度是让孩子进入真玩的状态,在学校里学生们都已经习惯了规定的动作,一旦让大家松散表现时,就会发现很多孩子不知所措。编导们就会在排练休息时捕捉孩子随意的状态,让孩子们看,并告诉他们那种无拘无束的样子是本次表演时需要的。”田湉回忆整个编排的过程,感叹编排时压力巨大,“从第一次编排到最后的演出,每一次排练都会有调整,我们编导团队6个人要管理660个孩子,我们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做了一遍,这样也是为了给导演更多选择。无论多么艰苦,最后的完美呈现让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田湉说。
“冬奥+科技+传统”:
赋予《冰墩墩雪容融之冰雪梦》美丽色彩
本报记者 刘妮丽
杂技秀《冬奥畅想》力与美兼备
范海刚 本报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 杂技秀《冬奥畅想》 曹国建 摄
“该节目运用现代舞台呈现技术,将杂技表演与欢庆春节、喜迎冬奥两大主题有机融合,整场演出流光溢彩、如梦如幻、特色鲜明、激动人心。”2月9日,河北省杂技团收到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秦刚大使的签名感谢信,对杂技秀《冬奥畅想》应邀参加“虎虎生威庆新春、冰雪绽放迎冬奥”线上春节招待会活动给予肯定。
河北省杂技团这次应邀参加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线上招待会活动,给予肯定级别之高、平台之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均堪称建团46年以来之最。这次全球播放后,《冬奥畅想》受到了中美各界嘉宾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杂技秀《冬奥畅想》由河北省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以“激情冬奥,相约河北,冰雪畅想”为主题,集合了古长城、大境门、雪如意等河北和冬奥符号,把杂技技巧与冰雪运动、河北地域特色文化、春节文化有机融合,综合运用灯光、视频、投影等现代舞台视觉形式,展现了冰雪小镇崇礼喜迎冬奥来宾,共赴冰雪之约、共襄冰雪盛举、共筑奥运之梦的喜悦之情和殷殷期盼。
中国是杂技大国,河北更是杂技之乡。“杂技来自民间,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如何用杂技艺术向世界展示冰雪运动、冬奥主题,对杂技人来说是一次创新和机遇。”河北省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魏银拴表示,杂技本身的惊、险、奇、力、美,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奥运精神。
一名身穿玩偶服装的杂技演员“悬浮”在空中,配合着灯光左右移动,自由旋转……演出一开始,空中“悬浮”就抓住了观众眼球。“这些年我们打破了一些固有的传统思维,让原创杂技更具创新性,比如这次演员的空中‘悬浮’,就是将新媒体投屏和我们独特的杂技道具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的。”导演刘丽霞表示,《冬奥畅想》是立足于冬奥题材创作的剧目,剧组必须着重注意如何将体育同杂技相互融合,表演过程中杂技演员们大多没有使用威亚辅助,通过完全自由的、富于动态的动作来表现形体美的丰富性,使节目摆脱了束缚,解放了肢体,这是一次创新的尝试。
舞台上双人轮滑的展示是在模仿花样滑冰;冰上曲棍球等冬奥运动项目,是为了让杂技秀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传统杂技舞流星和轮滑相结合,像冰球运动员在激情对战……为了更加贴近冬奥会,给观众奉献一场有较强的艺术性及观赏性的剧目,主创团队做了很多功课。编导周海霞说,主创人员学习冰雪运动知识,查阅体育动作,观察动作特点等,最终让演出更具冬奥特色。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恰逢我们的传统春节。舞台中剪纸、窗花、灯笼、打陀螺、滑雪橇、抖空竹等多彩民俗元素的呈现,让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年。“这些元素既丰富了视觉,更丰富了内涵,让惊险的杂技技巧在契合奋进拼搏的奥运主题的同时,还拥有了一份温暖的家国情怀,兼具艺术性和欣赏性。”刘丽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