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齐鲁文化IP”,山东这样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滔滔黄河水,拳拳赤子心。黄河是中华民族之魂,炎黄子孙之根。作为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山东深耕沿黄资源,将黄河文化融入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工作,写入文化“两创”新篇章。

2月10日,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启动会议召开,对启动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作出安排部署。会议强调,着力加强文化文物保护,加强沿线文化文物梳理盘查、考古保护、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和民间文化记忆整理等四个着力。推动山东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走在前,打造山东文化“两创”新标杆,构建全省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沉浸式体验!在黄河大集里感受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山东实践”

“快来尝,快来买!鲜美肥嫩的乳山生蚝”“高大脆白甜的章丘大葱,吃了保你还想买……”春节,你去赶黄河大集了吗?赶黄河大集已成为山东人的“春节标配”。2022年12月23日,山东召开了“黄河大集”工作推进会,由省委宣传部等13部门共同组织的“黄河大集”春节季相关工作启动。这是山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两创”要求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而策划启动的品牌活动。

“黄河大集”按照一年四季主题化打造。选择“清明、夏至、秋分、小年”等时间节点,贯穿全年。以“文化先行、旅游推进、好品带货、网络传播”为内容,通过“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的方式,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饱含烟火气息、群众又喜闻乐见的文旅活动。大集精心设置了冬季“年货大集”、春季“春游大集”、夏季“手造大集”、秋季“丰收大集”,从年节年俗、生态旅游、手造贸易、农民丰收节等角度切入,打造体现山东黄河文化乡土风情的沉浸式体验区,助力社会经济快速复苏,打造全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全省16市特别是沿黄9市25区县深度参与,本地资源特色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短短几十天,“黄河大集”在齐鲁大地上便火了起来,很多人不是在赶大集,就是在去赶大集的路上。作为传承好黄河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黄河大集的开启不仅培育了一批黄河风情村、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进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更给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新一笔。

山东手造,来自传承与创新的齐鲁生活美学

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2年,山东省召开“山东手造”推进工程视频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新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打造“山东手造”传统手工艺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手造产业,推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杨家埠木版年画、烟台剪纸、淄博刻瓷、泰山玉器······这些包罗万象的手工技艺、有着悠久传承的生活美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东手造”。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山东独特的气质,也沉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统计,山东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86项,省级名录1073项,市级名录4121项,县级名录12758项,总量居全国前列。岱青海蓝间沉淀着文化,一陶一瓦里都藏着故事,“山东手造”从悠悠岁月中走来,将齐鲁大地的“本土审美”悄然唤醒。

2022年3月,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视频会议上,山东明确提出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根据“山东手造·优选100”遴选评定规范,从门类区分,“山东手造”大致包括但不限于八门类:即美术绘制类、织造印染类、雕刻工艺类、编织扎制类、烧制锻造类、漆器绘制类、文房四宝类、美食消费类。

从“泉城”济南到“鸢都”潍坊,从“书画之乡”菏泽到“黑陶之乡”日照,从“瓷器之都”淄博再到“海上明珠”青岛……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每一座城市都蕴藏着非遗珍宝。

近年来,山东手造频频国内国际舞台。无论是两次走进世博会的莱芜锡雕,还是先后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巨野工笔牡丹画,或是占全球风筝生产总量逾70%的潍坊风筝,还有泰安桃木王、和顺炉琉璃、梁子黑陶、威海锡镶、日照平面陶、乡韵鲁锦……都让人们体验到包容万象的山东手工技艺魅力,感受到齐鲁大地上传承千年的生活美学。

毫厘之间见乾坤的济南微雕、一块木头千变万化的鲁班锁、比纸还薄的蛋壳黑陶、让碎瓷片“重归于好”的临沂锔艺……靠精湛的匠心手艺频频出圈的“山东手造”,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赋能元素,既有有形的文化符号、文化形象,也有无形的文化思想、美学风格、工匠精神等,都可以成为富有影响力、衍生力和传播力的“文化IP”,推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手造”变身“齐鲁文化IP”,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景区、进商超、进酒店、进非遗工坊,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传承技艺、建设家乡、留住乡愁。到2025年,山东手造产业体系健全完善,创建国内知名的山东手造领军品牌50个以上,形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手造产业集聚区,山东手造体现了齐鲁文化立足本土、破圈发展的守正创新意识,推动文化“两创”焕发新生机。

城子崖、稷下学宫遗址……考古让悠久文明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2022年,两部考古纪录片《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城子崖》先后在央视和山东卫视播出,引起广泛关注。

两部纪录片,犹如时间飞船,让我们借由“考古”这张文化“船票”,在悠久的文明中实现了文化穿越。

《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播出之前,经过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五年考古发掘,“寻找稷下学宫遗址”获得重大突破。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基本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2000多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稷下学宫”的大门向今人缓缓打开。

近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建筑构件中的螺钿工艺、建筑基址群,宫殿式的建筑“稷下学宫”的真容浮出黄土,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更深入的探索……纪录片《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的播出,则先让我们领略了昔日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风采,探寻中国思想文化源头。全片以稷下学宫为场景,呈现出一幅百家争鸣的壮阔画卷,那些从小就出现在我们教科书中的诸子百家、文化先贤们,从古籍和教科书里走到画面上,以真实鲜活的个性形象走进观众的视野里。

随后一部《城子崖》,通过讲述几代考古工作者对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发掘以及对龙山文化研究的故事,礼赞璀璨的中华文明,致敬中国考古工作者。

仰望星空,凝视山川,我们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从哪里来?城子崖,这个山东中部小小的黄土台,见证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脚步,也见证着中国考古人探寻历史,追溯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程。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战火频仍、条件艰辛的情况下,中国第一代考古人对城子崖进行了两次发掘,创造了中国考古学史的多项第一:它是第一个由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独立发现和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是第一次在中国东部地区开展的考古发掘;第一次绘制了考古地层图;是中国境内发现和发掘的第一个黑陶文化遗存,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为中国考古特别是史前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的基石,城子崖遗址也因此获得了“中国考古圣地”的殊荣。

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以泰沂山脉为中心的黄淮下游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区别于邻近区域同时期的其他文化。对于这一自成体系的古文化区域,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海岱文化区”。

由山东广播电视台精心创作的大型考古纪录片《城子崖》播出之后得到广泛关注,城子崖遗址及其背后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最终为人所熟知。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的基石。他不仅揭开了城子崖“三城叠压”的神秘面纱,而且还提出了“国家诞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根本标志,史前聚落群聚落形成‘都邑聚’式金字塔形层级结构,标志国家诞生”的一家之说。

2021年10月,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章丘城子崖遗址、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临沂银雀山汉墓、青州龙兴寺遗址等6项入选。近年来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沂水纪王崮春秋墓、章丘焦家遗址、滕州岗上遗址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万载风沙,沧海桑田,历史长河中的远古先民为后代埋下一个个大型“盲盒”,考古工作者们让它们重新绽放出属于那个时代的鲜活与瑰丽,折射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海岱考古”愈发璀璨。


来源:闪电新闻、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