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教育传承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人要坚定文化自信,汲取红色文化中丰富的精神养分,提高思想境界、政治素养,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如今,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红色文化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灵活高效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形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开展新形式、多元化、高质量的红色文化教育。如何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开创红色文化教育的新格局,是当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

一些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仍以沿袭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为主,表现为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模式,缺乏交流互动;课程内容相对固定,呈现形式较传统,延展性不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课程考核评价不能很好地与教学目标衔接,对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参考价值不高等。红色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价值认知、爱国主义情感、理想信念为主,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因此,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红色文化教育的需求,需要运用一种更加灵活、多元、创新的教学方法,适应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特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拥有数字技术的优势,以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等为数据传播渠道,以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为传输工具,在内容传输处理的体量、质量和效率上有明显提升,实时性和交互性有显著优势,为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发展为突破传统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使红色文化教育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一是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延展性更强。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糅合在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内,所占篇幅有限。而网络新媒体有着非常丰富、详实的红色文化专题内容,各类专题网站、访谈内容、教学论文等对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开启教育新格局提供着巨大支撑。二是教学形式进一步创新,课堂更加生动科学。互联网技术开创了文化教育课堂的新形式,由传统的线下教学到慕课、混合式教学的出现,红色文化教学课堂形式实现了创新优化,一改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格局,使课堂设计更加科学、互动形式更加丰富,这些都有力推动着实践教学的发展。三是教学机制发生了本质变化。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使红色文化教育不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由此,也带动着课程评价体系的改良。

    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少开设红色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红色文化内容主要穿插在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全面性与深刻性。新媒体介入开拓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新局面。纵观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开展现状,一方面,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打开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大门,不仅教学内容的体量、质量和呈现方式有别于传统教材,海量的音频、视频、影视资料等也成为红色文化教育鲜活的教材。在红色文化教育研究方面,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先进教学经验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创新试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优化的重要一步。由于新媒体教学的强势介入,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创新态势,出现了许多优质示范课程,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桎梏,令人耳目一新,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活力。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有了显著进步,育人成效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高校以往的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为教育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教育者要善于运用这些契机。一方面,一些高校由于教育理念的陈旧或资金条件的限制,并未将新媒体技术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长效手段来运用,课程教学仍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后于新媒体教学创新潮流之外,红色文化教学成效不高;与此相对,另一种情况是过分依赖新技术,在设备更新、信息化提升上下足了功夫,但在课程教学本身却并未投入足够的精力,未实施专门的研究,使得教学方法与新技术不适应,同样会影响育人效果的提升。因此,对新技术应秉持理性科学的态度,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并将教学内容与新技术完美融合,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策略

以“四史”学习为切入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四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深入开展“四史”学习的背景下,以“四史”学习为切入点,寻求红色文化与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是当前红色文化教学紧要的任务之一。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全面了解红色文化,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加持下,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兼顾的网络课程,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课程向学生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能够有效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探寻历史文化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革命先辈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的熏陶,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自觉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因材取术,灵活高效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互联网新媒体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支撑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信息分析处理、线上课堂教学、创新课堂设计、增强互动交流、优化教学机制等方面。信息呈现形式由单一的文字变为音频、视频、影像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设备和方法,做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高校可以依据自身教学条件定位,设计专门的红色文化教学系统,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教学效果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升。

重视实践教育,推动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转化。红色文化作为历史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将红色文化在教学中润物无声地传承给青年学生。高校通过数字新媒体技术,在有效搜集分析信息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文化主题研学等实践教学活动,举办诸如探望抗战老兵、红色精神访谈等生动的实践活动,树立模范典型,在社会实践中,使青年学生真切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红色文化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作用。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系温州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2016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温州商会与海内外温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6NDJC305YBM)